大家可知道,购买全新仪器和,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性价比?性能?还是价格?其实都不是,严谨来说是标椎化,品控的标准化和服务的标准化。
标准化的区别体现在哪里,这里就不得不先说说购买设备时共同的“特点”了——套路。

但是,假若你打算购买一套二手液相色谱仪,那情况就完全不是这样了。
打个比方,目前市场上流通量最多的岛津LC-10A液相,从1991年开售,到2005年停产,长达14年的销售寿命。
那么问题来了——90年代生产的仪器,和现在生产的仪器,性能品控能一样吗?
而且,一台仪器的性能状态与前主人的使用、维护习惯息息相关。
即使是同样年限的仪器,在大学实验室放着,一两个月开机做做实验,跟在药厂里面一周七天,每天二十四小时连轴转,状态还能一样吗?
使用期间是否有定期的保养维护,日常所承担的分析项目以及实验室环境都对仪器的状态均会产生不同程度且不可逆的影响。
可以看到,具有的“非标准化”特性,也就是仪器购买和使用是存在风险的,为了应对这个问题,找到具有“标准化”品控和服务能力的供货商进行购买是最有保障的方案。
例如液相色谱仪大都是积木模块化设计,不同配置不同价格。即使在相同的配置下,你可能买到5万左右的,也能买到十万左右的,甚至十三四万的。